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简称FOS),又称蔗果低聚糖或寡果糖,分子式为G-F-Fn,n=1~3(G为葡萄糖基,F为果糖基),是果糖与葡萄糖构成的直链低聚糖,是果糖基以B-2-1键与蔗糖中的D-果糖基结合而成的蔗果三糖(GF2),蔗果四糖(GF3)、蔗果五糖(GF4)和蔗果六糖(GF5)混合物。
作为甜味剂和食品添加剂,低聚果糖是FDA审核作为公认安全级(GRAS)的功能性低聚糖,低龋齿性、难消化性及双歧杆菌增殖性已得到证实,在非消化性功能食品中,低聚果糖是符合益生元标准(即双歧杆菌促生素)的典型双歧因子,具有双向调节体内菌群、降低血脂、促进维生素的合成、保护肝脏、促进Ca2+、Mg2+、Fe2+等矿物质吸收 ,防止肥胖、防龋齿和美容的作用,是近10来国际市场广泛应用的功能性食品配料,被誉为集”营养、保健、疗效”三者于一体的21世 低聚果糖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不被消化道的胃酸和酶消化,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能直达结肠,被人体有益菌双歧杆菌迅速选择性吸收,使双歧杆菌迅速增值,并产生短链脂肪酸,使肠道PH值偏酸性,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同时降低某些有害还原酶的活性,减少肠道内致癌物和有害代谢物的生成和积累,真正起到清除肠道垃圾的作用. (一) 双向调节肠道内菌群 双向调节肠道内菌群:人体摄入低聚果糖后,体内有益菌双歧杆菌可增殖10~100倍,双歧杆菌增殖因子之一,同时产生的有机酸如醋酸、乳酸、丙酸、丁酸等使肠内PH值降低,抑制外源致病菌和肠内固有**菌如沙门氏菌等的生长繁殖减少肠内**物质的生长和积累,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和腹泻。 (二)降低血脂 低聚果糖是一种优良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的数量,对于因血脂高而引起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改善作 用。 (三)促进维生素的合成 低聚果糖可以促进维生素B1、B2、B3、B6、B12及叶酸的自然形成,从而提高人体新陈代谢水平,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 (四)保护肝脏 双歧杆菌吸收低聚果糖后,迅速增殖,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菌发生作用,减少毒性代谢物(如吲哚、亚硝基氨等)的生成,同时迅速将毒性代谢物排出体外,减轻肝脏负担,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预防各种慢性病、癌症等作用明显。 (五)促进Ca2+、Mg2+、Fe2+ 等矿物质吸收 低聚果糖在大肠内被细菌发酵生成L-乳酸,可以溶解钙、镁、铁等矿物质,促进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实验证实,低聚果糖促进钙吸收率达70.8%。因此,低聚果糖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和防止骨质疏松
(六)产生短链脂肪酸 低聚果糖被肠道内有益菌选择性吸收发酵利用的同时,会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等。它不仅可以作为肠粘膜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还可以减少促炎因子的生成,更重要的是,短链脂肪酸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能起到抑制作用,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降低癌变的机率。 (七)防止肥胖 低聚果糖极少会被消化道中的胃酸和酶分解,极难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只能被肠道细菌吸收利用, 故其热值低,据测定,低聚果糖的热值为1.5Kcal/g以下,而蔗糖热值为4.6Kcal/g,因此摄入低聚果糖后,不会引起肥胖,是理想的低热值的功能性甜味剂。
(八)防止龋齿 低聚果糖不能被突变链球菌利用生成不溶性葡聚糖而提供口腔微生物沉淀,产酸和腐蚀的场所(牙垢),因此可以防止龋齿。 (九)美容的作用 服用低聚果糖后,可以防止面疮、黑斑、雀斑、青春痘、老人斑,使皮肤亮丽,减缓衰老。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