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药动学 (1)吸收:口服给药吸收量很难估计;直肠给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吸收效果,对新生儿的治疗作用有限;由于新生儿肌肉组织和皮下脂肪少、局部血流灌注不足而影响肌内或皮下注射药物的吸收;④药物经皮肤吸收较成人迅速而广泛;⑤静脉给药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对危重新生儿是较可靠的给药途径。 (2)分布:新生儿体液占体重的百分率高,细胞外液亦较多。水溶性药物可在细胞外液被稀释而使药物浓度降低。新生儿脂肪含量低,因此脂溶性药物(如地高辛)不能充分与之结合,而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升高。新生儿血浆总蛋白和清蛋白浓度较低,当药物的亲和力较低,故新生儿的游离药物量增加,药物作用强度增加,半衰期缩短。 (3)代谢: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酶活性普遍低,因此,新生儿肝羟化、水解功能及脂酶的活性很差,整体表现为代谢减慢。 (4)排泄:新生儿的肾对药物的清除能力明显低于年长儿,许多主要从肾排泄的药物容易发生蓄积中毒。出生体重越低、日龄越小,药物半衰期越长。随日龄的增加,药物的半衰期也缩短。 2.药物对新生儿的不良反应 新生儿对不少药物有特殊的反应性,有些反应在成人很少见,但新生儿则非常明显。例如新生儿对***的耐受性差,较易出现呼吸抑制。 新生儿期应用某些药物可能产生特殊的不良反应:高胆红素血症;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溶血; 其他。 3.合理用药原则 新生儿期一些重要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此期间其生长发育随日龄增加而迅速变化,因此新生儿用药需注意以下事项: 新生儿期肝均未发育成熟,肝药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因此新生儿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 新生儿期避免应用或禁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可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禁用,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 新生儿期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出的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重毒性反应的发生。 新生儿的体重和组织器官日益成熟,药代动力学参数亦随日龄增长而变化,因此使用药物时应按日龄、肾调整给药方案。 仁和药房网(仁和网上药店)线上展示,线下实体药店供货配送,正品保证,买药就上仁和药房网!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