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整体人群生存压力较大,加班、过劳死的消息越来越多,原本少见于中青年人群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在这些人群中越来越多,20-30岁的年轻人出现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情况已不罕见。 30、40、50岁,这三个年龄段的人群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和生活压力都远高于其他年龄组的人群,而心脑血管病往往也在此时"趁虚而入"。因心脏病猝死的消息不时出现,其中不乏英年早逝,这些消息给大家一次次敲响警钟,惋惜之余都很关心“防止猝死、维护身体健康”的话题。维护生命和健康固然是医务工作者的任务,但任务的完成仅靠医护人员是不可能的,因为医务人员目前的工作是被动地等待大家出现在医院,而能否及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才是能否得到救治的关键,它则取决于社会群体对心脏病基础知识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因此为了大家的健康要掌握一些心脏病的基础知识。 心脏病的种类很多,但最常见的是高血压和冠心病,了解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致残、致死的可能。 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标准更加严格且与年龄无关 成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已由>160/95mmHg降到了目前的>140/90mmHg,只要静息状态下三次偶测血压,无论舒张压(人们俗称低压)和收缩压(俗称高压)有一个达到上述标准,即可诊断。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降低已经提示:血压越高危害越大,早期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有益于健康。 目前的现状 而目前的现状是成年人近1/3患有高血压,如此之高的患病率,却只有很低的知晓率和治疗的达标率。高血压不加控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包括致残的脑出血和脑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大血管的狭窄、撕裂以及心功能衰竭。 如何早期发现血压升高 高血压早期的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部发胀发困,以清晨或中午明显,不少人把它当作感冒或晚上没有休息好的缘故不加注意,也有部分高血压患者早期,甚至血压高达200/130mmHg以上也没有任何症状。因此,要想早期发现高血压就需要大家提高警惕,不舒服时要及时测量血压,无症状时,定期测量血压,有家族史时更要注意,因为父母有高血压时,子女一半都会出现高血压。 诊断高血压后怎么办 首先告诉大家,运动、低盐、低脂饮食、降低体重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有助于药物控制血压,但不会使血压降至正常。因此还是要提倡早期终身服药,高血压诊断明确后,还要对高血压可能对机体器官的影响作出评估,因此要检查心脏超声、尿常规、肾功能、以及血脂、血糖等内容。 高血压治疗的原则 随着血压的增高,血管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为防止其自身破裂,直接的反应就是管壁变厚,管壁增厚又使得血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就会进一步升高,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治疗得越早,方法就越简单,效果就越好。作为患者来讲,需要牢记的是:(1)早期治疗,终身服药。可以调整剂量及服药的种类,但不能停;(2)使用的药物能使血压降到正常,没有并发症的患者血压必须小于140/90mmHg,合并有糖尿病时要小于130/80mmHg,当有蛋白尿时小于130/75mmHg。 降压效果的监测:在治疗过程中,绝不能根据主观感觉判断降压的效果,原因在于部分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良好,当高血压持续一段时间后,原有的症状会减轻或消失。还有部分血压明显增高而无任何症状的患者,血压降至正常时其反而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的感觉,所以主观的感觉和血压水平并不平行,降压效果的监测需要监测血压。监测血压的手段中,电子血压计的重复性和准确性不如医院里使用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值一般偏低,相差5-10mmHg。 药物的选择 降压药物的种类有6类,分别是钙拮抗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转换酶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要理解医生给您所选药物是否恰当需要了解以下的基本知识: ①单个药物的降压效果没有太大的差别,大约都降低10-15mmHg,药物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服药方便与否、副作用的大小、对脏器的保护作用的强弱以及价钱的高低。 ②一种药物达到其常规治疗量后,增加剂量,副作用增大,效果无明显变化,两个或多个药物常规剂量联合治疗的降压效果优于单个药物大剂量治疗。 ③ACEI、ARB对糖尿病患者、轻度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降压的同时,心肾的保护作用更强;β-受体阻滞剂优先用于合并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的患者;α-受体阻滞剂即可以降压又可以治疗前列腺肥大;利尿剂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影响血脂及血糖代谢;因此药物选择时,应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合理组合。最后,影响大家药物选择的另外因素就是经济原因,牢记一点,“降压是硬道理”,将血压降至正常是最终目的,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追求更好的器官保护效果。 高血压患者在血压降到安全范围后(<140/90mmHg),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脑卒中和心源性事件的发生率,但血压过高(SBP>180mmHg)时使用易诱发脑出血。在高血压的防治措施上,30、40、50岁不同年龄组没有区别,遵循同样的原则。 仁和药房网(仁和网上药店)线上交易,线下实体药店供货配送,100%正品保证,买药就上仁和药房网!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