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哪些?高血压的治疗一般要综合患者的实际血压情况以及肝肾功能等因素,来选用可以降低患者血压的相关药品。但是还是有很多患者在接受正规治疗后会抱怨医生开药不见效,而且会引发多种身体不适症状。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哪些?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些服药技巧来解决这个难题。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哪些 1、哌唑嗪。口服1~2h血浆浓度达高峰,但首剂不宜太大以免发生低血压,第一剂可在睡前口服0.5mg,以后逐渐加量,从1mg,一日3次开始,降压剂量为3~20mg/d。 2、硝苯吡啶。适用于心绞痛伴高血压危象者,口服10~20mg后血压下降24%, 30分钟后达最大降压作用,持续3~5h,但起效迅速而强烈时可导致低血压。 3、利尿剂。使细胞外液容量减低、心排血量降低,并通过利钠作用使血压下降。降压作用缓和,服药2-3周后作用达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适宜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及心力衰竭伴高血压的治疗。可单独用,并更适宜与其他类降压药合用。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三类。另有制剂吲达帕胺,同时具有利尿及血管扩张作用,能有效劲敌血管扩张作用,能有效降压而减少引起血钾。肾功能不全时应用较多,但过度作用可致低血钾、低血压。 4、长压定。不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过滤率,可用于肾功能不全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剂量为2.5~40mg/d。副作用有多毛、水钠潴留,不能长期坚持服用。 5、氨酰心安。适用于血压高于200/130mmHg的严重高血压患者,12h内血压逐渐下降,口服剂量为25~100mg,一日1次,但易引起心动过缓。 6、止痛药物。如炎痛喜康、消炎消炎食品痛、保泰松等,除了引起水钠潴留外,还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血管趋向收缩而致高血压。 7、β受体阻滞剂。降压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血管β受体阻滞剂可使α受体作用相对增强,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不利于降压,但β受体阻滞后可使心排血量降低、抑制肾素释放并通过交感神经突触前膜阻滞使神经递质释放减少从而使血压降低。β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缓慢,1-2周内起作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的高血压患者。 8、钙通道阻滞剂CCB。由一大组不同类型化学结构的药物所组成,其共同特点是阻滞钙离子L型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及心肌钙离子内流,从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心肌收缩力降低,使血压下降。副作用主要见于短作用制剂,其交感激活作用对冠心病事件的预防不利,因此不宜作用长期治疗药物应用。近年来二氢吡嘧类缓释、控释或长效制剂不断问世,使上述副作用显著减少,可用于长期治疗。钙通道阻滞剂降压迅速,作用稳定为其特点,可用于中、重度高血压的治疗。尤适用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 9、巯甲基丙脯氨酸。适用于高肾素性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剂量为25~100mg,一日3次,口服。口服后20~30min降压作用达高峰。不良反应有皮疹、蛋白尿、粒细胞减少等。 10、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甲基或丙基睾丸素等。这些药物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循环血量增加,而发生高血压。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则能兴奋神经系统,引起血压升高。 11、避孕药。通过增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可使血管收缩,并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而造成高血压。 12、血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通过对血管紧张素II受体的阻滞,可较ACE抑制剂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对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及细胞增生等不利作用。适应证与ACE抑制剂相同,但不引起咳嗽反应为其特点。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平稳,可与大多数降压药物合用包括ACE抑制剂。 1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近年来进展最为迅速的一类药物。降压作用是通过抑制ACE使血管紧张素II生成减少,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环激肽降解减少,两者均有利于血管扩张,使血压降低。ACE抑制剂对各种程度高血压均有一定降压作用,对伴有心力衰竭、左室肥大、心肌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等合并症的患者尤为适宜。 14、α受体阻滞剂。分为选择性及非选择性类如酚妥拉明,除用于嗜铬细胞瘤外,一般不用于治疗高血压。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通过对突触后α1社体阻滞剂,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动静脉收缩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本类药物降压作用明确,对血糖、血脂代谢无副作用为其优点,但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耐药性,使应用受到限制。 如何选择适合患者长期服用的降压药 首先,小剂量用药。开始用药时只用常规剂量的1/3~1/2,此期间即使患者有轻度的不适感,也不要急于换药。另外,可以把药物改为饭后服用,以减缓药物吸收的速度,这样经过两周左右的适应期,患者的不适感通常会有所减轻。此时为了药物的良好吸收和利用,患者应空腹服药。 此外,联合用药也是减轻不良反应的较好方法。联合用药降血压,可以减少单个药物的剂量,同时一并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有些药物相互作用,可以抵消部分不良反应。比如,钙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或利尿剂合用,可减轻心慌、浮肿的程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小剂量的利尿剂合用,可以防止高血钾的发生。 其次,看人用药。正如有些人对花粉过敏,无论多漂亮的花,在他眼里都是极其可怕的东西,这是个人体质的问题。用药也一样,相同的药物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作用、代谢方面的差异。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例,有些人一吃这个药,只要一点点,就会不停地干咳,像是被人掐住脖子,呼吸不过来一样,但有些人却一点反应也没有。这种情况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不适合就只能换另一种药。 总之,选择适合自己长期服用的降压药,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其间医生的用药经验固然重要,但患者积极配合的作用也是不能被忽视的。 教你走出高血压的用药误区 血压一降立即停药 有些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即认为已“治愈”,便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再用药使血压下降后再停药,人为地使血压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这样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不仅能使病情恶化,使机体产生耐药性,而且还会导致“高血压危象”。 单纯依赖降压药,不综合治疗 高血压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应根据不同的并发症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目前抗高血压药有六大类,几十种。患者自己很难分清哪种药更合适。应该去正规医院,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等,用药应不同。 以症状有无决定治疗与否 一些高血压患者血压虽然很高,平时却无任何自觉症状,由于身体没有其他不适,这些人很少服药或不服药,从病理学方面讲,无症状高血压长期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又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只顾服药、不顾效果 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目标是不仅要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小于130/85毫米汞柱,而且要长期稳定,进而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的目的。由于种种原因如怕麻烦、出差,不定期测量血压,一味“坚持”服药,此为“盲目治疗”,会使得血压忽高忽低,或者出现不适感,并且易产生耐药性或副反应。初服药者,可三天测一次;血压稳定后可每1-2周测一次。以便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种类、剂量、服药次数,将血压降至较理想的水平。还有更多的人,不仅不复查血压,更不去检查血、尿等化验,不讲究实效。全然不顾血压是否控制理想?靶器官有否损害?应该说,这种治疗在某种程度上是徒劳的,很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的结局,即当发生严重并发症时方感到后悔莫及。因此,必须予以纠正。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