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治疗需树立理性目标 安康市中医医院 王振东 崔翔 时下,处于利益的诱惑,社会上治疗乙肝的虚假广告比比皆是,或是打着传统医学的幌子,或是披着高科技包装的外衣,过分夸大乙肝治疗效果,承诺“大小三阳”一律转阴,给出多长时间根治、无效退款等虚假宣传让求医心切的患者朋友无所适从,对于治疗陷入茫然。安康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崔翔 这就涉及到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的问题,慢性乙肝通过合理预防与规范治疗,是能够预防和控制的。对于乙肝患者朋友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相信科学,面对现实,树立科学而理性的目标。 理性目标1:慢性乙肝难治愈,有效控制能做到 治疗乙肝的过程中,确有部分患者表面抗原转为阴性,但大部分患者的表面抗原不能转为阴性,所以我们不能把它作为一个治疗疾病的直接目标。这就需要乙肝患者对待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即使抗原没有转为阴性,也要对治疗有信心,因为乙肝虽然不能治愈,却是可以控制的。大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有些患者甚至需要终身服药。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建立规范治疗的目标至关重要。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规范治疗主要有以下四点:1.是适应症规范。一般来说,HBV-DNA水平高、转氨酶高,或者有明显的肝组织炎症坏死时才需要治疗。也就是说,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治疗。2.是选用药物应规范。国内外公认的抗病毒有效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这两大类。3.是疗程要规范。干扰素类的疗程要固定,核苷酸类似物疗程也要固定,一旦开始服用不能随便停药。4.是监测要规范。定期监测,一般需每3个月检查一次乙肝病毒DNA和肝功能,以判断疗效,同时也应检测有无耐药的发生。 理性目标2:抗病毒治疗是关键,解决耐药更重要 对乙肝患者来说,各种治疗措施都是向着改善临床结局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的;强调抗病毒治疗,是因为它可以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核苷类药物需要长期应用,但不同的患者也不一样。比如e抗原阳性患者,如果用药后转成e抗体阳性,再巩固半年到一年可以考虑停药。如果能保持所谓的“小三阳”状态,且DNA阴性、转氨酶正常,这是我们治疗乙肝希望达到的目标,但是仍有一部分人会复发。口服抗病毒药物的直接毒副作用很少,主要问题是耐药性。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应由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综合考虑,制订一个适当的方案,并指导病人按时服药、定期检查,不管停与不停,都需要严密观察。 对所有乙肝病人均应长期监测以下这些指标:一般应3个月查一次DNA和肝功能,半年查一次甲胎蛋白、B超。病情稳定后,可以每半年查一次DNA、肝功能、B超和甲胎蛋白。 理性目标3:期望根治能理解 长期治疗很必要 持续的高病毒水平是发生肝硬化最危险的因素。所以现行的治疗办法是抑制病毒的进展。对没有患肝硬化的患者,通过治疗使患者延缓发生肝硬化的时间;对已患肝硬化的患者,希望维持在肝硬化代偿期,控制其不继续发展;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通过治疗也有可能稳定病情,延缓其发展为肝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