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中国医学论坛报》报道了抗乙肝病毒核苷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目前我国临床应用的此类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近年来此类药物在乙肝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因此有必要对其不良反应有清楚的认识。尤其是长期用药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而目前乙肝患者应用此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一般均需要长期用药,短期用药后停药极有可能造成病毒反弹和原有肝病复发甚至加重。数年前由于对拉米夫定的盲目恐惧曾造成一大批自行停药而导致的肝衰竭患者。郑州大学一附院感染性疾病科安敬军 目前文献报道的抗乙肝病毒核苷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肾小管病、肌病、周围神经病和乳酸酸中毒等。 1、正确对待抗乙肝病毒核苷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肾小管病:主要见于阿德福韦酯,其肾毒性与药物剂量相关。 2、肌病:主要见于替比夫定,拉米夫定也可引起。 3、周围神经病:主要见于替比夫定和干扰素联合治疗,也有由恩替卡韦引起者。 对于核苷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本人认为应当持正确对待的科学态度,既要知道并有所防范,又不可过度恐慌。 科学预防:首先对于缺乏核苷酸类药物适应症的患者不要贸然使用,主要是那些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要盲目使用此类药物,即使是肝功能轻度异常的患者,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病情、年龄、经济条件、医疗条件、有无生育计划等问题。病情较轻者可先不用此类药物,经过治疗或观察后认为必须使用者再用,这样可减少不良反应,而且可以降低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并能减少耐药的发生。年龄因素非常重要,较年轻的患者应用核苷酸类药物应慎重,因为用药的时间会很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济条件也必须考虑,如果经济困难无法坚持服药和系统检查者用此类药物由于可能随时停药,或者不能接受系统检查和定期复查而加大风险。医疗条件,如果患者周围无较好的专科医院,而患者又无力定期到较好的医院就诊,不能很好的跟踪检查和治疗,也会加大风险。如果患者有生育的需求和计划,用此类药物要慎重。 不必过度恐慌:对核苷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要有正确的认识,不可过度恐慌,因为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与具体药物有关,包括药物的品种和剂量、疗程等;另外,通过定期监测可以早期发现。如果早期发现后停药或换用其他药物,一般可以康复。如果抗病毒的必要性非常大,抗病毒药物则非用不可,如慢性乙肝肝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或已经发展为终末期肝病,这种情况下用核苷酸类药物利大于弊,而且可以尽量选择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总之,核苷酸类药物的临床使用要遵循科学,既不能过分夸大不良反应,也不能对其不良反应视而不见。必要的时候,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