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患乙型肝炎后,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也可通过产道分娩和羊水污染等途径传染给婴儿,产后1年内母婴的密切接触也提供传播机会。根据资料统计,孕妇乙肝病毒携带率为5-10%,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则母婴传播率为20-50%,如果母亲乙肝e抗原阳性,则传播率可达到75-93%。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功能尚未成熟,一旦感染,易成为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转为慢性肝炎。 避免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的最好方法是: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 h内尽早接种10μg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93%左右。也可在出生后12 h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10μg,间隔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乙型肝炎疫苗10μg。后者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率高于前者大于95%。新生儿在出生12 h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和HBIG后,可接受HBsAg阳性的母亲哺乳。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肝病诊治中心闫兰菊 以上两种方法可有效防止孕妇产道分娩以及产后母婴密切接触时传染,但不能预防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所以怀孕期间孕妇应注意动作轻柔、情绪稳定、禁止夫妻生活,避免胎盘破损。 有专家建议在孕妇分娩前3个月每个月注射1针HBIG,至临产前共3次,也可产前1周再加强一次。应可减少乙肝病毒感染率,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一直存在争议。 目前国内外有较多资料证明孕期如能持续将乙肝病毒含量降低至10*6,母婴传播率大大降低,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孕期使用较为安全,且抗病毒效果迅速,可依具体情况于妊娠中、晚期使用,但因两药说明书中尚未注明可用于妊娠,所以孕妇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要用。 病毒性肝炎急性期和肝炎肝硬化的患者不要冒险怀孕生育。如果肝炎患者肝功能正常、肝硬化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生育。但是怀孕后要定期检查肝功能,适当增加营养和注意休息。失代偿肝硬化不能妊娠。 由于乳汁不是传播乙肝病毒的主要途径,其危险性还小于血液传染,如果婴儿注射了HBIG和乙肝疫苗,母乳喂养还是可以的。但要保证乳头清洁无破损、乳腺无发炎、婴儿口腔无溃疡等。 婴儿注射乙肝疫苗接种后要按医生的要求检查有无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体产生,如没有产生还需补种乙肝疫苗。7月龄是可检查明确乙肝抗体滴度。之后可监测抗体滴度的变化,如果小于10mIU/ml,应该加强注射乙肝疫苗。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