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们发现乙肝病毒以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近20年中干扰素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相继问世,使抗病毒药物治疗成为攻克乙型肝炎的关键手段。迄今为止,全世界至少有700~800种治疗肝病药物,但抗病毒治疗药物从拉米夫定问世到现在的10余年间仅有5种应用上市,我国已应用4种。这些药物的应用至少使80%以上的患者病情得到了稳定,但它们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这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仅仅是抑制病毒的复制,并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所以用药疗程较长,也会可能耐药可能而导致基因突变或病情复发,这与人体的免疫机制有关。因此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把握好时机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重症肝炎科王介非 研究表明,无论是干扰素还是核苷类药物,要获得满意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受体必须处于在免疫激活的状态下进行。换句话说,当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一般为肝功能正常状态,即使其他各项检查结果明确为乙肝病毒感染者,也不要匆忙地进入抗病毒治疗程序。因为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还没有激发,冒然用抗病毒药物是有害无益或于事无补的。既浪费了金钱,又会诱发耐药,最终会给后续治疗带来难以逾越的障碍,得不偿失。但对已步入中老年的患者。其乙肝病毒DNA含量超过每毫升10的4次方,可以立即进入抗病毒的治疗。当然对处于免疫激活期患者,在处理抗病毒治疗时,也应充分考虑患者自身免疫清除的可能性,通过严密地观察和科学地判断来达到最佳的治疗时机和治疗效果。 由于病毒和细菌的生存和复制方式不同,尤其是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是借助人体正常肝细胞进行病毒复制升值的,而其进入肝细胞后产生的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CCCDNA是不易被清除的,其半衰期达35天~70天。只有当机体进入免疫清除期即肝功能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为指标时给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控干扰素的治疗,才能达到彻底清除病毒目的的可能。 当前,我国各类肝炎及相关患者数以逾2亿,是危害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慢病性病之一,已经给多达亿万的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和经济负担。每年由肝病导致的直接医疗费用已达数千亿元,给社会医疗成本造成很大压力。然而公众对肝炎疾病的认知仍然存在着很多的误区。“认识肝炎、科学防治”是今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其宗旨就是需要从事肝病以及相关领域的医学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加强研究,从基础环节提高诊治肝病的技术水平。同时要十分重视科学普及工作,要尽可能地让全民都能关注肝脏健康问题,并知晓肝炎的诊治常识和预防方法,使患者不再蒙受庸医的误治和欺骗。 据报道,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多家媒体曾接到不少患者关于“肝细胞透析疗法”事件的投诉。经调查,一些所谓“专家”号称这一疗法是“利用超声透析技术,通过人体肝区表皮将高效杀病毒药物送到肝脏局部,在病灶区内有效快速杀死乙肝病毒”,以此招徕生意。为什么这些“专家”、“医疗机构”能将纯属天方夜谭的故事打动患者,骗取钱财,并屡试不爽?正是他们看中患者的迫切救治心理,利用医患沟通不够,公众对乙肝存在治疗上的认识盲点和误解加以诱导的结果。尤其是网络上出现的非正规医疗机构的虚假信息,采用混淆概念、恐吓、诱骗等方式,或采用干细胞疗法,基因疗法等名词故弄玄虚,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因此,只有让公众尽可能地了解肝炎防治方面的基础知识,才能避免跌落伪科学的“骗子陷进”。同时我们要在真正的专科医师指导和定期监控下,对不同时期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策略,正确认识肝炎,科学加以防治,才能获得和保障肝脏的健康。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