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佳的治疗方式是什么? 核苷类抗病毒药出现以前,我国慢性乙肝治疗状况比较悲催,绝大多数传染科大夫,不懂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即使有些专门的中医肝病专家也本事平平,那么治疗方法和药物,基本靠“保肝降酶”+住院休息等,核苷类抗病毒药出现后,大家一窝蜂地试验,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南方周末的文章“贺普丁疑云”等,叙述的事实,也说明抗病毒药,不是万能的,不是唯一的,也有使用不当,会出现很大问题的事情存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感染科徐光福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流逝,抗病毒药的使用经验在逐步积累,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比较成熟了,新药还在不断涌现,即使有些药,病毒变异了,也不要紧,还有新药可以用。 具体到病人,是否使用抗病毒药,我的建议是,看具体情况,核苷类只要符合一般的指证,使用过程中很少出现问题的,干扰素要慎重,副作用大,花费很多。特别是母婴垂直传播的患者,长期以来的经验表明效果不好,就不要再试验了。 请患者朋友记住,没有最佳,只有更佳。 ☆ 除了抗病毒治疗外,老百姓熟知的保肝、降酶、消炎治疗,是否仍在使用? 我在别的文章中,反复提到“合理有效经济”地使用抗病毒药的问题,百姓熟知的“保肝、降酶、消炎”等方法和药物,还是可以配合使用的,当然了,用药需要特别讲究,这里我就不一一点名,我推荐几个的话,就是水飞蓟类非常稳定可靠,除了极少数病人恶心外,几乎没有副作用,保肝效果可靠。 还有一些中成药,今天看来,其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甚至其中还有伤害肝脏的药物,不对症的药物,因此,我一概不推荐中成药了,希望大家理解。 ☆ 什么情况下,需要保肝降酶? 肝脏的损害,是免疫损伤机理,并非乙肝病毒直接导致的,当然了它想无限制的复制,这个机理也会直接把肝细胞搞死的,但是机体免疫系统压制了它,使它不能肆意妄为,所以一般情况下,乙肝病毒不能直接损害肝细胞的,它只能住在肝细胞内,吃喝拉撒地,让肝细胞很不爽,环境卫生也不好,这样机体免疫系统就知道了,就会来管这个事儿,有时候免疫系统比较积极,一心想把病毒彻底搞掉,但是病毒在肝细胞内啊,它搞的时候,往往必须是先把肝细胞搞死,结果,最后病毒没彻底清除,肝细胞损害不小,严重了,长时间持续,肝细胞总是死掉,就太伤心了,细胞就长得慢,甚至整不起来了,那么怎么办呢?身体就会在这个地方,长一个疤,就像我们的手指头受伤后,必须长一个疤一样的,必须长疤,医学上叫做“纤维组织”,就是像牛蹄筋那样的东西,为什么要长这种东西呢?因为这种东西对伤害,不敏感,抗损伤能力强,但是这种组织没有肝细胞的功能,它啥也不会干,就只会在这里顶着,顶住给我,顶着,这样,肝脏里边这种事情,发生的多了,肝脏里边纤维太多了,就会发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允许,肝脏里边长期发生损伤,而不予制止呀,所以,治疗一定要及时,还要正确。 对于这种情况,核苷类抗病毒药需要及时使用,可极大压制病毒复制,被压制后,其病毒抗原表达就减少了,间接能减轻免疫系统的抗乙肝病毒反应,也就减轻了肝细胞损伤,但是有个别人,其免疫系统反而更加来劲儿啦,会造成肝硬化,这个我前文说过的,所以在这种时候,病人要好好休息,保肝降酶啊,防止那些太过头的事情出来,造成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就很不好了。 ☆ 抗病毒治疗包括哪几类呢? 主要是干扰素和核苷类。至于中药的苦参等,其实综合使用,效果好的病例不少呢。可是因为不是大家谁都掌握的,所以就不详细说了。 ☆ 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有何不同? 干扰素严格说,是个小分子蛋白质,是咱们自己的巨噬细胞产生的,生理情况下,人家产量很小,作用距离很短,算是细胞间通讯,比小灵通距离都短,属于悄悄话,耳语什么的,但是就产生作用了,会极大增强抗病毒免疫, 后来人类可以自己提取生产了,就造成针剂,给病人打,希望能模拟生理情况下的好作用,但是其实,实践来看,副作用很大。由于我不是常年使用干扰素,又由于我常年在中医院工作,我接到的病人,都是使用干扰素后,效果不好的,甚至肝硬化的,才会来找我,所以我对干扰素印象不好,平心而论,客观想想,干扰素如何呢?我这么想,应该是一个效果很明显的西药,但是副作用有些大,真正打完了,效果很好,没啥大的副作用的人,太少了,我看西医的数据,可靠客观的,应该是7%左右,但我认为数据偏低 ☆ 哪些患者适合用干扰素治疗? 年轻的,特别是青春期之前的孩子们,使用干扰素可以的,因为这个时候,可塑性很大,即使没有效果,往往副作用也不显著,其他人,需要慎重。 我治疗过一个女孩,河南的,那时她还没到青春期,在家查出来丙肝啦,当地大夫就给打干扰素,第一副作用很大,坚持了3个月,坚持不了啦,就停止了,又过了半年,病没好啊,她有个小姨在北京,不知从哪里知道了我,就带她来找我看,我看她当时那个情况,经济也不好,就只给开了2周的中药带走了,然后吃完后在当地又根据处方抓了2周的,吃完一化验,谁也没想到,病毒居然转阴了,以后,一直到她开始发育,考大学,在北京上大学,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后来谈恋爱了,心情波动大,犯了一次病,酶稍微高些,又来找我吃点中药就平复了,直到现在这么多年呢过去,人家酶基本正常,肝脏形态好好的, 另外就是那些打干扰素后肝硬化的人士,我也治好过,也有效果不明显的。我知道的就这些。 患者如果对干扰素感兴趣,可参考其他专家的文章。我的观点,可供您参考! ☆ 哪些患者更适合应用核苷类似物? 身体素质不好,患有各种其他慢性病,怕风险,等等,因为核苷类副作用很小,使用过程中很平稳,服用很方便。是首选的药物。几乎适用于所有病人的。干扰素与之相比并无明显优势,虽然其抗病毒免疫强,但副作用大,花费也大,使用不方便等。 ☆ 选择药物时,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中药使用得当,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中药越来越贵了,经济不好的人,有时候也不见得合适啊,特别是抗病毒能很好解决的小青年人,一般的乙肝,不要首先考虑中药,要考虑核苷类抗病毒药。 肝纤维化伴有肝硬化,可以综合运用中药进行治疗。 一般慢性肝病,都伴随有肝纤维化,这就是肝硬化的前期啊,一般的传染科大夫,不见得就对此非常敏感,一般的B超大夫,也不见得对此非常重视和客观,水平都特别高,所以一般医院B超科大夫误诊漏真可能性很大。所以,当你坐在我的面前,我告诉你纤维化了,肝硬化了,你不要惊讶。 如果你的B超,告诉你“回声增粗”,“弥漫性病变”等,赶紧的,拿着化验单来找我。 患者想的,我都知道,无非就是花钱少,病好得快,药副作用少。 但是这些东西,患者无法掌握和控制,只能由医生来控制。 但是患者可以通过选择医生,间接来控制这些因素。 选对了,万事大吉, 选错了,自认倒霉。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