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药房网

仁和药房网 门户 新药特药 乙肝 查看内容

预防乙肝的药膳汤

2018-2-1 17:17| 发布者: 技术部测试| 查看: 339| 评论: 0

摘要: 近年来肝病患者以及肝功检查某些指标不正常者增多,但在西药治疗及保肝过程中,药物选择余地不大,中医从清肝利胆,健脾柔肝方面防治肝病疗效善佳,现介绍10种饮食疗方

近年来肝病患者以及肝功检查某些指标不正常者增多,但在西药治疗及保肝过程中,药物选择余地不大,中医从清肝利胆,健脾柔肝方面防治肝病疗效善佳,现介绍10种饮食疗方。

1、酸枣汤

来源:经验方

原料:酸枣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酸枣50克,加水500克,文火煎1小时,加白糖适量。

用法:每日服1次,随量饮。

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转氨酶高、心烦不安患者。

2、消炎利胆茶

来源:经验方

原料: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加水1000克,煎后去渣,加白糖适量。

用法:温服。每日3次,每次250克。

功效:利尿利胆,清热消炎,健胃利胆。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2000.8.16

2、柴胡疏肝糖浆

来源:传统方

原料:柴胡白芍香附子枳壳生麦芽各30克甘草川芎各10克白糖250克。

制作:将上述药物、食物加水2000克,煮汁去渣,取汁1500克,加白糖250克,制成糖浆。

用法:每服30克,每日2次。服完再配,保持药液新鲜。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健胃消食。用于慢性肝炎、肝郁气滞之胁痛低热者有效。

4、泥鳅粉

来源:民间方

原料:活泥鳅2000克

制作:先把活泥鳅放清水中养1天,使其排净肠内废物,次日再把它放干燥箱内烘干或焙干研末装瓶。

用法:每日3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15克为一疗程,最多不超过4个疗程。

功效:温中益气,解毒。适用于肝炎。

5、山药桂圆炖甲鱼

来源:《饮食疗法》

原料:山药片30克桂圆肉20克甲鱼1只约重500克

制作:先将甲鱼宰杀,洗净去内脏,连甲带肉加适量水,与山药片、桂圆肉清炖,至炖熟。

用法:食用时,吃肉喝汤。

功效:滋阴潜阳,散结消,补阴虚,清血热。适用于肝硬化、慢性肝炎、肝脾肿大。

6、玉米须蚌肉汤

原料:玉米须50克,蚌肉120克。

做法:先将蚌肉放入瓦罐文火煮熟,再放玉米须一起煮烂。每次吃蚌肉30克,喝汤100毫升。

作用:急性黄疸期每日2次,黄疸消退后隔日1次。玉米须甘平,利胆利尿;蚌肉甘寒,清热解毒,共奏清利湿热、平肝退黄之功。

7、花汤

用料:素馨花10克合欢花10克丹参10克郁金10克瘦猪肉100克陈皮3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

制作:1将瘦猪肉洗净,斩成小块。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陈皮浸泡去白,备用。2全部用料放人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1-1.5小时,加盐调味,随量饮用。

适应证:无黄疸型乙肝属于肝郁气滞者。证见胁肋胀痛,脘痞暖气,恶心,口苦心烦,失眠,抑郁寡欢,小便色黄,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8、白背叶根田螺汤

用料:白背叶根30克鸡骨草25克香橼10克田螺50个生姜9克

制作:1将田螺用清水静养半天,以去泥沙,捶碎螺壳,取出螺肉。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2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1.5~2小时,加盐调味,随量饮用。

适应证:慢性乙肝属于湿热毒邪羁留不去者。证见肝区胀痛,食欲不佳,大便溏泻,或有皖腹胀痛,暖气吞酸,时有呕恶,小便赤黄,时有口臭。肝功能检查有转氨酶升高。

9、板蓝根田螺汤

用料]:板蓝根15克车前子15克白蔻仁8克田螺30~40个猪瘦肉100克生姜10克大枣15枚

制作:1将田螺用清水漂半天,烫死,取出螺肉。其他用料洗净。2全部用料除白豆蔻外放人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1.5—2小时后放入白蔻仁,再煮6-10分钟,加盐调味,随量饮用。

适应证:无黄疸型乙肝属于湿热蕴结者;证见发热困倦,肝区胀痛,脘腹胀满,纳呆厌油,恶心欲吐,口苦心烦。

10、佛手茯苓汤

用料:佛手10克茯苓25克白芍15克陈皮5克牛肉150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

制作:1将牛肉洗净,斩成小块。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2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2.5—3小时,加盐调味,随量饮用。

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适应证]无黄疸型乙肝属于肝脾不和者。证见肝区不适,腹胁时痛,大便时溏泄,暖气食少,胸胁胀闷,每因情绪紧张或抑郁恼怒而诱发或加重病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金牌药师
  • 咨询

    李药师

    从业15年,擅长内科常见病、慢病用药及中医药问题咨询。
关注我们
  • 新浪微博
  • 微信订阅号
  • 小程序
仁和药房网首页| 关于本站| 荣誉证书| 媒休报道|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