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1992年,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75%,其中有约四成是经过母婴途径传播的。因此,通过母婴阻断方式预防和减少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表示,经过母婴阻断,1992年到2006年,我国儿童感染乙肝病毒人数减少了近8000万人,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使得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降至7.18%,5岁以下儿童携带率仅为0.96%,母婴阻断乙肝传播已经成为控制乙肝工作的重要一环。 然而,对于应用母婴阻断技术的部分细节却依然存在争议,其中最大的争议集中在“是否需要给感染乙肝的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少医院现行的做法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从怀孕第7个月起,每月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国际单位,直至新生儿出生。”,而这种做法在学术界一直饱受争议。 乙肝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防治指南没下结论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推出的中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给乙肝的防治定下了参考标准。但是这个指南没有提及给感染乙肝的孕妇打免疫球蛋白这一项。对于此问题,专家解读为:“这是因为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太激烈,所以暂时没有定论。” 是哪些问题导致争论激烈呢?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是否有权威推荐?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认为,世界卫生组织、我国卫生部以及乙肝防治的专业学会都未推荐通过给孕妇注射免疫球蛋白来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方法,其他国家也从来没有采取过这种做法。但西安交通大学肝炎研究所所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科主任张树林教授认为,乙肝患者主要集中在中国,外国和世卫没有推荐是很正常的。至于我国卫生部没有推荐,主要还是缺少试验数据的支持。 二、是否经临床试验? 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教授斯崇文教授认为,缺乏“证据”是“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足为信的关键之一。对此,张树林教授也承认,目前还没有严格按照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进行的试验来证明给孕妇打免疫球蛋白对防止乙肝母婴传播的作用,更多的还是“各自为阵”的小规模试验。“希望能有一笔资金,让我们可以进行大规模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三、是否有具体疗效? 虽然缺乏试验支持,但张树林教授强调: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乙肝阻断有效率比没有使用的高。据新华社报道,2000年,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的朱启镕教授在提出给孕妇打免疫球蛋白的办法时曾指出,自怀孕28周起,产妇每月打一针免疫球蛋白,婴儿的乙肝宫内感染率会由原来的14.7%下降到5.7%。不过,庄辉教授在给记者的信里指出:对于肝移植患者,其肝脏乙肝病毒复制的主要场所已被切除,在这种情况下,欧美国家仍建议:为预防乙肝复发,在手术中应注射免疫球蛋白10000国际单位远远高于国内给孕妇注射的剂量,而且在术后还要长时间注射,以使血液中乙肝表面抗体维持在大于100—500国际单位的水平。即使这样,仍有一部分肝移植患者乙肝复发。孕妇的肝脏并未切除,病毒仍在肝脏内大量复制,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又很低,不可能起到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四、是否造成病毒变异? 庄辉教授和斯崇文教授都指出,有证据显示,给肝、肾移植病人大量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会导致病毒变异,可能使“现行的疫苗无法预防乙肝”。但张树林教授认为,给肝、肾移植患者注射的免疫球蛋白的量和给孕妇注射的量不一样。这么多年来,没有听说有孕妇因注射免疫球蛋白出现不良反应或导致婴儿发育不良,更“不会降低疫苗的有效性”。 五、感染途径评判有差异 这是该不该给孕妇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又一个核心问题。斯崇文教授指出,据他了解,乙肝母婴传播中95%都是产道血液感染,只有5%是宫内感染———前者通过给婴儿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后者正是很多医生给孕妇打免疫球蛋白的原因所在,认为免疫球蛋白能起到预防宫内感染的作用。但张树林教授认为,评判标准不同结果不同。他们通过检测婴儿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发现,宫内感染的比例其实高达近40%。 统一意见:该给婴儿打 回过头来看,对于乙肝免疫球蛋白,学术界就真的没有统一看法吗?据悉,虽然对感染乙肝的孕妇该不该打免疫球蛋白存在异议,但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给婴儿打。庄辉教授指出,如果母亲感染乙肝,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尽早注射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10微克重组酵母或20微克乙肝疫苗,这样能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另外可以在孩子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免疫球蛋白,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同时接种1针10微克重组酵母或20微克疫苗,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再接种一次,阻断率比前一种办法高。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