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药房网

仁和药房网 门户 新药特药 乙肝 查看内容

乙肝饮食的调养

2018-2-1 17:17| 发布者: 技术部测试| 查看: 336| 评论: 0

摘要: 尽管天气还没完全转暖,但立春后阳气升发,冰雪消融的趋势已经显现

尽管天气还没完全转暖,但立春后阳气升发,冰雪消融的趋势已经显现。按照中医学五脏与四季的对应关系,春季易使肝旺,因此从现在开始,护肝之战就要打响了。

乙肝患者每日饮食要摄取足量的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荤素相间,尽可能少食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避免养成偏食的不良习惯。 每天饮食坚持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二到三两精瘦肉猪、牛、羊、鸡、鱼肉均可, 一块豆腐,每天两种蔬菜扁豆、菠菜、油菜、芹菜、黄瓜、香菇、木耳等任选交换搭配, 吃两个水果苹果、梨、桃、香蕉、橘子等不限。

尽可能避免食用麻辣火锅、海鲜发物、油炸油煎、动物内脏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同时,要禁酒戒烟。在饮食上宜食用一些酸性的蔬菜和水果, 例如山楂、杏肉、酸枣、西红柿等。 另外,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含有较为丰富的多糖类物质, 对于加强肝病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十分有益。绿色食品是保肝养肝的最佳选择,对于新鲜的蔬菜,乙肝患者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煮汤,每日交换食用。

乙肝患者如何养生调理

1、饮食调理知多少:饮食宜多样化。 乙肝患者不必强调忌口,饮食原则是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免疫物质的“原料”,适当吃一些禽蛋、牛奶、豆浆、瘦肉、鱼汤,有利于受损的肝细胞修复、生长、更新,可缩短病程,减少乙肝慢性化概率;同时要多吃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注意保持体重,防止因过胖而并发脂肪肝。乙肝患者还要特别注意不要吃糖过多,因为人体三大代谢主要依靠肝脏,如果患肝病后还服食大量糖分,必然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诱发糖尿病。此外得了乙肝以后,平时应该禁酒,也不要喝含酒精的饮料,忌服损害肝脏的药物,对一些常见病,如感冒、咳嗽等,服用中草药或中成药为宜。

2、控制情绪亦重要:乙肝患者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反应,只要调节正常,就不会导致疾病。若存在强烈或者长期的七情刺激,就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使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疾病的产生或者加重。因为“肝主怒”,所以肝病患者多急躁易怒,而慢性乙肝患者因长期患病,精神压力大,情绪很不稳定,这就特别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分顾虑疾病本身的危害,否则整天闷闷不乐,会影响睡眠和食欲,甚至加重病情。总之,良好的心情对乙肝患者病情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3、运动适量应牢记:一般来讲,甲型乙肝或戊型乙肝病人,治愈半年以上者可以参加剧烈活动。而乙型乙肝病人,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也不能认为已经痊愈,必须要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后,才是完全治愈。这时亦应注意活动量,剧烈的活动如打球、参加体育比赛等,应尽量避免,在随访两年以上无变化者,才可如正常人一样活动。而在乙肝急性期和慢性乙肝活动期,减少体力消耗,降低肝脏负荷,增加肝脏血流量是治疗的关键。进入恢复期,休息原则是:动静结合,适当运动。如进行户外散步、日光浴、太极拳等。运动量应逐渐增加,以不疲劳为度。患者应每天保持10小时以上的休息餐后原则上应卧床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

乙肝患者宜安排什么样的饮食?

饮食安排是否恰当,对乙肝的恢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营养也是一项积极的治疗措施,这是因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那么,乙肝病人宜选择什么样的饮食呢?

1、饮食宜清淡:宜多进食新鲜蔬菜,如青菜、芹菜、菠菜、黄瓜、西红柿等;多吃水果,如苹果、生梨、香蕉、葡萄、柑橘等。

2、食物要富含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乙肝病人一旦病情好转,即应逐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并选用优质蛋白质和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以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这类食物有牛奶、鸡蛋、鱼、精瘦肉、豆制品等。一般而言,成人以每天摄入蛋白质1-1.5克/千克体重为宜。

3.、补充微量元素:乙肝病人体内往往缺乏锌、锰、硒等微量元素,部分病人还缺乏钙、磷、铁等矿物质。因此宜补充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海藻、牡蛎、香菇、芝麻、大枣、杞子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金牌药师
  • 咨询

    李药师

    从业15年,擅长内科常见病、慢病用药及中医药问题咨询。
关注我们
  • 新浪微博
  • 微信订阅号
  • 小程序
仁和药房网首页| 关于本站| 荣誉证书| 媒休报道|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