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药效学方面的改变 不同药物在老年人和青年人的药效学有显著差异。临床研究发现,老年人应用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等)、地高辛、氨茶碱等药物后,血浆药物浓度位于正常的治疗范围,或与青年人血浆药物浓度相似,但老年人药理效应更强,更易出现毒性反应。老年人药效学方面的改变有: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性增加;老年人用药个体差异大;老年人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多。 老年人药动学方面的改变 (1)吸收: 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吸收能力降低,使舌下给药吸收较差;食管蠕动障碍,使药物在食管中停留时间延长;胃酸分泌减少,胃液pH升高,酸性药物离子型吸收减少;胃肠道蠕动减慢,影响药物的吸收速率,尤其是影响固体制剂的吸收,对液体制剂影响较小。对主要经被动转运的药物和非肠道途径给药的药物无影响。 (2)分布:老年人由于水分减少,脂肪组织增加,因而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减少,血药浓度增高。而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大,血药浓度降低。老年人血浆清蛋白减少20%左右,因此,使许多与血浆蛋白结合高的药物游离浓度增高,表现为药效增强或毒性增加。 (3)代谢:老年人由于肝重量的降低,肝血流减少,肝药酶活性下降,使肝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药物半衰期延长。老年人肝清除率下降,使血浆中这些药物浓度大大提高。 (4)排泄: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药物易滞留在血浆中,使半衰期延长,特别是以原形从肾排泄的药物。为了避免药物的蓄积和不良反应的出现,必须减少给药药量与延长给药间隔。此外,老年人以肾小球为主的维持体液平衡的功能减退,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在应用利尿剂和补液时需特别注意。 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 老年人的生理、药动学和药效学发生改变,老年人用药要掌握下列原则。 (1)切实掌握用药指征,合理用药:每用一种药都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医师要在全面了解老年人整体健康水平及药物治疗史的基础上开出处方,尽量避免多种药物用于同1病人。 (2)慎重地探索“最佳”的用药量:由于老年人个体差异很大,所以要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寻求最适宜的剂量。老年人用药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对主要从肾排泄的药物,要按照老年人肾功能情况,调整剂量。有条件的可以做血药浓度监测,根据血药浓度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3)用药从简:药物品种应尽量简单,尽管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几种疾病,也应避免同时给予太多的药物,宜视病情轻重缓急先后论治,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4)联合用药:为了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剂量宜小,如不足以产生疗效,则需要联合用药。 仁和药房网(仁和网上药店)线上展示,线下实体药店供货配送,正品保证,买药就上仁和药房网!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