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药房网

仁和药房网 门户 中医中药 查看内容

上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018-9-26 10:21| 发布者: 天下第十三| 查看: 513| 评论: 0

摘要: 中医学根据五行理论认为,“火性炎上”,火热这种邪气最容易侵犯上焦,具体表现主要有:口苦,口干,牙痛,咽痛,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口腔溃疡,面部痤疮,头面部疱疹,皮肤瘙痒发热,面红有发热感,大便干燥, ...
    “我上火了”,成为很多人经常说的流行语。那么,“上火”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为什么大家会感觉自己“上火”了呢?

    中医学根据五行理论认为,“火性炎上”,火热这种邪气最容易侵犯上焦,具体表现主要有:口苦,口干,牙痛,咽痛,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口腔溃疡,面部痤疮,头面部疱疹,皮肤瘙痒发热,面红有发热感,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等。

    当人体出现这些症状时,大多数人的感觉是吃些寒凉的饮食会比较舒服,能够当时减轻自己燥热的感觉,所以大家就认为自己“上火”了。而如果这些症状不能很快减轻消失,很多人就会自己去买一些“去火药”来吃。说到“去火药”,可能很多人常备的就是牛黄上清片,三**等等清热泻火药。

    但是,是不是“上火”,就一定要“去火”呢? 从中医整体观的角度看,还真不一定!

    中医更注重从整体去观察人体,下面从中医整体角度,把“上火”分成三种情况,来谈一谈。

    第一种,“实热”,这种情况一定是人体比较壮实,热邪遍布全身,虽然可能以某一处的热为主要表现,但仔细探询,全身没有任何怕冷或者畏寒的感觉,反而是怕热,烦躁,口干喜冷饮,伴随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而且在食凉饮冷之后感觉舒适。这种人是可以考虑直接吃一些“去火药”的,如三**、牛黄上清、防风通圣之类,但是要注意中病即止。热邪消退,大便已通,就不要再继续吃药了。

    第二种,“上热”,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就是热邪聚集于上焦的某个局部,如咽痛,咳嗽,黄痰,牙痛,面部疱疹等等,没有伴随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其他热象,饮食偏凉偏温均可,也没有明显畏寒怕冷的感觉。这种情况可以吃一些清上焦热的药,如清热解毒、蓝芩、功劳去火等等,如果伴有口干喜饮等热邪伤阴、津液不足的表现,可以配合口炎清、金果饮等滋阴降火类药。

    第三种,“上热下寒”,或者“寒热错杂”,就是既有局部热邪的表现,也有阳气不足,寒邪内侵的症状。如既有前面说的“上火”的表现,也有胃寒,背凉,腰以下发凉,关节凉痛,或者吃一点凉东西就腹泻等脾胃虚寒,脾肾虚寒的表现。以前这种既有热又有寒的情况多见于更年期以后的女性,现在可能由于工作压力大,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年轻人竟然也非常多见了。严重者甚至可以表现为虽然自己感觉“上火”,但是吃了“去火药”反而“火”更大!这种情况就千万不要再用清热的药了,即使临时有效,也必定经常反复“上火”。对于这种“寒热错杂”的复杂问题,只能用汤药治疗。传统中医多数是用“清上温下”、“寒热并用”、“清补兼施”的方法,有一定效果,但是也不尽人意。我根据“火神派”传人董学军老师“中气决定论”的全新中医理论,在这种病的治法和用药上有一些不同以往的新突破,以温中散寒为基础,温助阳气,祛除寒湿,恢复人体自身的阴阳平衡,上焦的火气随之自然消散,疗效有明显提高。这种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解除“上火”的困扰。

    这里,再强调一下,如何判断自己是哪种“上火”呢?一,看这种“火”的感觉是在局部还是在全身?二,是否能完全接受吃凉的饮食?吃完以后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三,胸部以下,包括胃、腹部,腰背部,以及四肢关节,有没有怕冷发凉的感觉?

    另外,还有很多人的“上火”表现为以感觉干燥为主,总是感觉口干口渴,但是喝很多水也不能解渴,有的人还伴有潮热盗汗,非常类似传统中医“阴虚火旺”的症状,但是真正的“阴虚火旺”是没有怕冷发凉的感觉的,喝水也应该是喜欢喝偏凉的水,与前面说的第三种情况完全不同,需要大家注意区别。

    最后,说一下饮食上的原则。如果确实是“实热”或者是“上热”,可以临时短期吃一些清热的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苦瓜、西瓜、火龙果等,暑热时可以喝点绿豆汤清热解暑。不能吃热性的蔬菜和水果,如辣椒、大蒜、韭菜、榴莲、龙眼、樱桃等等。但如果是“寒热错杂”的情况,吃热性的东西会更助火,吃清热的东西会更增寒,所以这两类东西都要尽量不吃。否则可能还会影响中药的效果。

    仁和药房网(仁和网上药店)线上交易,线下实体药店供货配送,100%正品保证,买药就上仁和药房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金牌药师
  • 咨询

    李药师

    从业15年,擅长内科常见病、慢病用药及中医药问题咨询。
关注我们
  • 新浪微博
  • 微信订阅号
  • 小程序
仁和药房网首页| 关于本站| 荣誉证书| 媒休报道|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