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银杏的最早记载是将其作为食物收录于元代的《饮膳正要》一书中,此后便被作为中药收入本草学文献中,如《本草纲目》记载银杏“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本草再新》也记载银杏能“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止咳除烦,生肌长肉,排脓拔毒,消疮疥疽瘤”。 相比之下,银杏叶在古代中药文献中的记载则很少,其药用始见于明朝初期的《本草品汇精要》,仅有“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等记载。1977年版中国药典开始收载银杏叶,但在现代中药学著作中多是将白果(银杏果实)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银杏叶仅在此项的最后,作为“附药”而略作论述。 历史上祖国医学主要用银杏的种子入药,其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等功能,常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等症,其中治疗咳喘疾病者较多。 遗憾的是,很少有中医师在处方中用银杏叶,不少中药店甚至没有银杏叶这味药。事实上,银杏叶片比银杏果实作用更广泛。银杏叶味微苦,性平,具有益心、活血止痛、敛肺平喘等多种作用。 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银杏叶才逐渐开始受到重视。 国外开展的研究表明,银杏叶所含的化学成分对防治老年性疾病有效。银杏叶片制剂的开发始于欧洲,1965年德国施瓦伯制药集团上市全球第一个银杏叶制剂Tebonin,随后有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公司生产的达纳康。 德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相继研制出用银杏叶提取的各种制剂,并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性痴呆等,成为欧洲老年病用药中的常用药品。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得到德国生产银杏叶制剂的信息才生产出“6911”,由于制备工艺及疗效问题,到80年代国产银杏叶制剂才开始上市。近年来,对银杏叶的研制和开发成为了我国医药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十年来发表的论文约有1300余篇,绝大多数是关于银杏叶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的,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银杏叶含有200多种药用成分,其中黄酮类活性物质46种,微量元素25种,氨基酸8种。其中以黄酮为主的有效成分,具有保护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恢复动脉血管弹性、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脑血管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松弛支气管和抑菌、营养脑细胞及其他器官的作用,而且还有使动脉、末梢血管、毛细血管中的血质与胆固醇维持正常水平的功效。 银杏叶胶囊的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其中的黄酮甙,可清除对细胞和组织有损害的自由基和银杏苦内酯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微血栓形成,使缺血心肌的血液循环及细胞代谢得到改善;还能降低血液黏度,增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调整血管张力,扩张冠状动脉,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达到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仁和药房网(仁和网上药店)线上交易,线下实体药店供货配送,100%正品保证,买药就上仁和药房网!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