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的张女士因白内障,近日到中国医大四院眼科中心准备接受人工晶体置换治疗。但医生告诉她,手术后她的视力恢复不可能达到最佳效果,原因是15年前她接受了治疗近视眼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术中医生按常规对其角膜进行了激光切削,改变了角膜表面的正常形态。这种改变使白内障手术中难以选择正常的人工晶体,以获得最佳视力。大丰市人民医院眼科汪滨 中国医大四院眼科中心主任第劲松告诉记者,不少白内障患者为获得良好的远,中,近视力,多要求选择植入多焦点,调节性,非球面像差功能性人工晶体,常规植入的单焦点人工晶体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但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的屈光参数会有一定误差,这影响了功能性人工晶体的计算和设计,因此难以帮助患者量身定做其所需的功能性人工晶体。 张说,准分子激光手术手术已得到近视患者的广泛接受和认可。第一批于上世纪90年代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人现在又发生了白内障。但按照眼目前的医疗水平,准分子激光术后的角膜屈光测量是白内障手术生物学测量的一大难题,也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家提醒,准备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的患者,应考虑到今后患白内障的可能,谨慎选择此类手术。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