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白内障就是眼内的一个镜头—晶状体由透明变成混浊了。 晶状体从断面上看像个洋葱头,越靠外纤维越年轻,越嫩。越靠中央的纤维越老,越皱缩,越硬化。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核由透明无色变为淡黄色,40岁以后由淡黄变为黄色,45岁以后由黄色渐向棕黄色变化。这样,纤维越来越硬化,透明度越来越低,就形成从核心部位开始的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在此期间,晶体皮质之所以波及较少,是因为皮质中维生素C、各胱甘肽等抗氧化物质浓度比核内多得多,所以不致造成混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朱承华 但是由于皮质纤维年轻,相对嫩弱,位置表浅,故其代谢环境易为外因所影响,特别是游离根和异常交叉连接等突变因素影响,往往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皮质纤维的混浊,发生水隙、空泡,甚至溶解死亡,这种白内障形成比较急促,因所形成的白内障混浊部位在皮质,即被称为皮质性白内障。 由此可见,老年性白内障之所以有的形成核性,有的形成皮质性,主要取决于有没有突变因素造成皮质混浊。 核性白内障较皮质性白内障少见,在明暗光线下以及瞳孔大小变化时,视力是不同的,远视力的减退较慢。而且因为晶状体中央和周边部的屈光能力不一,可产生单眼复视或多视。核性白内障者可同时伴发皮质混浊,但是不易成熟。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