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药房网

仁和药房网 门户 慢性疾病 糖尿病类 查看内容

肝源性糖尿病的防治

2018-2-1 17:22| 发布者: 技术部测试| 查看: 392| 评论: 0

摘要: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 临床表现以高血糖、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点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 临床表现以高血糖、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点 。我

  国肝源性糖尿病多继发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病人由于肝纤维化, 肝细胞数量减少及门体分流使肝细胞血流降低, 肝烟台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刘祥忠

  对葡萄糖摄取减少, 加之有关糖酵解的酶活性下降, 使致葡萄糖利用明显降底, 导致糖耐量异常, 发生糖尿病。胰岛素抵

  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是肝源性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此外, 肝硬化时与糖代谢有关的酶多数活性降低以及肝细胞膜上胰岛素

  受体数量减少, 均与肝源性糖尿病发生有关;乙肝病毒直接损伤胰腺β细胞,可能是肝性糖尿病发生的机制之一。

  临床特点:临床上肝源性糖尿病具有以下特点: 男性患病率高; 大多数在慢性肝病数年后发生糖尿病, 少部分患者慢性肝病与糖尿病同时发生; 2缺乏典型糖尿病的多饮、多食、多尿症状, 往往为肝硬化症状: 乏力、纳差、腹胀、脾大、黄疸及腹腔积液所掩盖。空腹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 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为特征; 3糖尿病的轻重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成正比; 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肝病及控制饮食可使血糖、尿糖恢复。

  治疗原则: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应把肝病的治疗放在首位, 减轻肝细胞损伤, 避免肝硬化形成是减少肝源性糖尿病

  发生的根本措施。且随着肝功能好转, 血糖明显恢复正常, 提示血糖的控制与肝功改变呈一致性。但应控制血糖, 当饮食控

  制及适量应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不理想时, 应尽早应用胰岛素治疗,肝功能严重损害时,血糖不宜降得过低,空腹血糖控制在7~8 mmol/L 为宜。

  饮食护理:肝硬化与糖尿病均为全身性疾病,两病并存互相影响。在饮食上两者也有着一定的矛盾,肝硬化患者需要加

  强营养,需高能量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而糖尿病患者则须控制饮食, 因此合理安排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是

  非常重要的。原则上补充高蛋白、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进餐要定时、定量,早中晚三餐食量分配各1/3,或少食

  多餐。每日摄入糖量300~400 g,这样既满足肝细胞对葡萄糖的需要,又可控制血糖不致于太高,还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再生,

  这对低蛋白血症和肝硬化腹水合并糖尿病患者更为适宜。但有肝性脑病、重度黄染持续不退或有加深趋势,以及黄疸极期时

  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同时还要避免进食过硬过烫的食物,药片应研碎后服用,以免诱发消化道出血。当出现呕血或黑便时,

  应禁食24~72 h,待病情稳定,出血停止,且无呕血症状时可给予温凉流质饮食, 逐渐改为低盐优质蛋白易消化的半流质饮

  食。饮食宜少量多餐,不要过饱。

  心理护理: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两种终身疾病并存,常年服药,病情迁延反复及长期的饮食控制,使患者心理负担

  重,易产生不良情绪。另外,大部分患者对胰岛素治疗顾虑多,担心一旦用上胰岛素就会终身应用,出院后不能解决注射问题

  或嫌麻烦,故拒绝应用胰岛素。所以,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科学地进行心理护理。告诉患者只要按医护人员的指导适当控

  制饮食,积极配合治疗,糖尿病会随肝功能的好转而缓解,让其放下思想包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应密切护患关系,增

  进感情交流,争取患者的信任,给患者以说明、劝告,鼓励和支持稳定情绪,并给患者以教育和指导。

  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在患者住院期间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合理饮食、戒酒、注意休息、保

  持心情舒畅,出院后定期复查肝功能。教会患者如何识别低血糖反应及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自我监测血糖及教会患者或家

  属正确注射胰岛素以及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随身携带卡片,并注明姓名、住址、病名,以便发生昏迷时能及时抢救。

  通过对患者的综合分析,做好预防感染和低血糖反应护理、健康教育、饮食和心理护理,使患者掌握了相关知识,学会自我管理,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均为全身性疾病,两病并存相互影响,使病情更加复杂化,肝硬化易导致糖代谢紊乱,使糖尿病

  加重,肝硬化本身也可引起肝型糖尿病,特别是肝病较重的患者。故对于慢性肝病患者要进行空腹血糖测定, 必要时加测

  糖耐量试验, 尽快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 积极保肝控制原发病为主, 并尽早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避免降糖药物加重肝脏损害

  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促进糖原合成作用,对糖尿病较重的患者及一般降糖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血糖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总之,合理的护理措施,严密的病情观察,预防用药后低血糖反应,正确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使患者调整好心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金牌药师
  • 咨询

    李药师

    从业15年,擅长内科常见病、慢病用药及中医药问题咨询。
关注我们
  • 新浪微博
  • 微信订阅号
  • 小程序
仁和药房网首页| 关于本站| 荣誉证书| 媒休报道|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