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Gastroparesis,DGP又称糖尿病胃麻痹,是1958年由Kassander首先明确定义的糖尿病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陈世波 临床表现:常表现为腹胀,甚则餐后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等。 本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导致不可预测的血糖波动,使病情恶化。临床多发生于未经治疗,治疗不当或治疗不规则的2型糖尿病患者。 根据近年资料显示,大约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轻瘫,尤其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常见病因 1高血糖 高血糖可使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胃排空滞留相延长,尤其进固体餐的胃半排空时间明显延长。血糖从正常水平低限升至高限即可对胃排空造成影响。血糖水平升高就使胃排空速率下降。 2自主神经病变 即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长期高血糖可诱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支配胃肠的神经受累,胃张力降低,胃蠕动减慢,而引起胃排空延迟或胃-幽门-十二指肠动力异常。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损害,如糖尿病胃轻瘫的胃运动功能与迷走神经切除后的胃相似。 3胃肠激素分泌异常 糖尿病患者一般胰升血糖素水平增高,该激素具有抑制胃蠕动,减弱胃收缩能力。高血糖又使肠抑胃肽的分泌进一步减弱使胃张力低下,胃排空延迟。胃轻瘫患者有多种胃肠激素如胃动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的分泌异常。胃肠激素以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的方式参与胃肠道运动的调节,它们的分泌异常可使胃的运动异常。食道肌肉收缩异常:糖尿病患者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影响食管肌肉的收缩和食管排空缓慢。 4胃酸缺乏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免疫缺陷,可引起胃酸缺乏,杀灭胃内细菌不力,易引起胃部感染、发炎,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5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使胃粘膜血流量明显降低,推测胃粘膜微循环灌注不良也可能是造成胃轻瘫的原因之一。 6胃细胞内因子异常 糖尿病胃细胞内因子减少,引起维生素Bl2不足,进一步致使神经功能失调,促使呕吐,以致出现营养性贫血。 据统计,7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消化道症状,其中以胃轻瘫最为常见,尤其是在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大多能吃能喝,因此一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多数人会认为是胃肠道疾病造成的,而并不知道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在治疗上经常走入误区,甚至导致病情恶化。所以,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考虑糖尿病胃轻瘫的可能。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除具有前述临床表现外,还应排除胃癌、肝病、慢性胰腺炎及肿瘤,再结合同位素胃排空试验、B超等检查。 糖尿病胃轻瘫的预防 1.控制血糖 2.科学饮食 进食以少量多餐为好,既能有效避免高血糖,又能缓解胃肠道动力不足的情况。除了控制饮食量外,还应尽量避免吃油腻煎炸食品和难消化食品,芹菜、马铃薯等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虽然可以降低餐后血糖,但不容易消化,还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不宜多吃。细嚼慢咽也对胃轻瘫的治疗大有好处。1进餐时间的调整 由于胃排空延缓,不能将食物以正常速度排出,从而引起血糖不稳定,所以要调整进餐与胰岛素注射的时差。 2食物成分的调整 高纤维膳食可延缓胃排空,减轻患者饥饿感,减少进食,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因而一般都建议糖尿病患者进食高纤维素饮食。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消化期间胃运动减弱,胃排空已延长,故需降低食物中不消化纤维的含量,停止一切能使胃排空延长的药物。一些含丰富纤维素的蔬菜,对胃轻瘫患者不利,要少食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每日蔬菜摄入控制在100~120克比较好,但同时应注意补充营养与维生素。 3食物状态的调整 由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进食固体食物时,胃排空受阻较液体食物更明显。因此,膳食搭配时最好将固态食物改为半流质食物,或多进食流质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完全进食流质食物,这样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症状与控制血糖。 4进餐次数的调整 糖尿病胃轻瘫以少食多餐为佳,可将每日3大餐分为6~7小餐,分别在早晨、中午、下午、临睡前进餐,餐间安排2~3次点心,以减少餐后高血糖,同时避免餐前饥饿感。病情平稳后,重新改为每日3餐。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