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年龄小于35岁的人群中: · 遗传 · 白种人:1型糖尿病可以使任何种族人群受累,但是,白种人更容易发生1型糖尿病 · 年龄小于20岁 引发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中: · 遗传: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发病有较强的家族倾向 · 年龄: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中,半数新诊断患者年龄大于55岁 · 种族: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土著美洲人、西班牙人、非洲-美洲人中 · 肥胖/超重 · 久坐的生活方式 · 以往有妊娠糖尿病的妇女 · 分娩过巨大胎儿胎儿体重超过4公斤的妇女 · 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用于治疗高血压、类固醇药物用于治疗非细菌性炎症反应均可以诱发2型糖尿病 引发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以往没有糖尿病的妇女在怀孕后所发生的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 · 种族:西班牙美洲人、土著美洲人、非洲-美洲人更容易发生妊娠糖尿病 在某些情况下,人体会出现类似糖尿病的症状。 肢端肥大症:因垂体前叶病理因素致生长激素分泌过剩,引起糖代谢紊乱所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此症能加速肠壁的血流,使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增加,故餐后血糖明显增高并出现糖尿,葡萄糖耐量试验也可异常。 嗜铬细胞瘤:患此瘤时,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大量分泌,促使肝脏内葡萄糖储存形式的糖元降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从而使血糖增高。 柯兴氏综合征:又称皮质醇增多症,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糖元异生旺盛,抑制葡萄糖的利用和对抗胰岛素,故患本病时能出现血糖升高。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某种疾病过程中,可引起血糖升高。 胰岛α细胞瘤:胰岛α细胞产生胰升血糖素,后者能迅速动员肝糖元分解而升高血糖,作用比肾上腺皮质激素更强。 胰腺癌:继发性糖尿病症状可能为胰腺癌的初期或病程中的表现。 胰腺炎:无论是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均有可能在病程中出现糖耐量降低。一般为短暂性,但也有极少数患者演变成永久性糖尿病。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