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压对肥胖“情有独钟” 肥胖作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子,无论是理学所见还是病人自觉症状都是明确而发生率高的。肥胖成为加速高血压重症化因子,往往未能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据日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伴体重、体重比、皮下脂肪厚度或体脂的增加而血压上升,特别是缺少其他因素影响的年轻人,与肥胖的相关是明确的。我国的南北对比 研究或10组人群对比研究在人群间或人群同内,无论是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了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我国对儿童和表青少年的研究 也表明,血压和体重的关系在儿童和青年期就已存在。北京地区对少儿肥胖和血压改变的8年随访观察表明,13岁肥胖少儿高血压的关系发生率为 14.3%,为同龄非肥胖少儿的3倍。肥胖与高血压均有家族性,对高血压易感者,肥胖促进血压升高。人群统计资料表明体内脂肪增加10%,导致收缩压与舒 张压平均升高0.8kpa和0.53kpa。随着年龄与体重的增加,高血压危险性进行性增加。相反,体重下降常伴血压下降。另外,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还与 脂肪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成年人的肥胖主要表现为中心性肥胖、脂肪细胞增大,但其数目并无变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患病率最高。 在血压测定上除与非肥胖人有关注意事项相同外,在测试肥胖人时成问题的是袖带长度。袖带大小是,宽为上臂长度,长要比上臂周径长出2/3,一般用袖带是13cm~23cm。平时肥胖人用的袖带,因为长宽度不充分,尺寸不恰当,结果使血压值变高。 肥胖影响血压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其可能的机制有:①血容量和心输出量增加;②伴有高胰岛血症或肾素与醛固酮关系异常引起体内水钠潴留;③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④细胞膜协同转运动能缺陷,钠-钾泵活性异常。 2.高血压与高血脂关系密切 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许多高血压病人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则较低。另一方面,许多高脂血症也常合并高血压,两者呈因果关系,但何为因何为果,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3.高血压与糖尿病关系密切 糖尿病与高血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互为“祸根”,互为因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糖尿病人高血压的发生率高,高血压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率也远 远高于血压正常者。许多人是先发现高血压,再发现糖尿病,有些患者在发现糖尿病的同时发现有高血压,少部分患者先有糖尿病,再发生高血压。如在发现糖尿病 若干年后血压逐渐增高,应注意检查肾脏功能。②高血糖刺激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从而造成高胰岛素血症。过高的胰岛素不但可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引起 钠潴留,而且还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自然升高。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会引起和加重糖尿病人的高血压,并使靶器官如心 脏、血管、眼底、神经系统病变加重。④一些降压药可以影响糖尿病的控制,以至加重高血糖,如失钾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为弄清糖尿病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揭示其中的秘密,医学专家做了大量观察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人群中,有不少病人血糖水平和血浆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群,并同 时发现一个与高血压病和糖尿病都有关的原因,叫做“胰岛素抵抗”。因此,糖尿病与高血压都植根于“胰岛素抵抗”这同一土壤上。所谓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外 周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发生胰岛素抵抗时,胰岛素就无法施展降血糖的本领,此时机体就会尽可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分泌过多势必造成高胰岛素血 症,成为潜在隐患。它促使肾小管钠重吸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管阻力增大、血脂异常、动脉硬化变窄,又可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对升压物质敏 感,导致高血压。由于病人存在着对胰岛素的抵抗,胰岛素难以承受长期高负荷的重压,终被累垮,功能逐渐减退至衰竭,直至无力分泌胰岛素,体内血糖便急剧上 升,引起糖尿病。所以,如果“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与高血压的“藤”,那么糖尿病和高血压则是这根“藤”上的“两个苦瓜”。 哪些高血压病人需做糖耐量试验 高血压病人如果发现空腹血糖稍高于正常或有肥胖、高肝油三酯血症时,可考虑做糖耐量试验。中年高血压病人糖耐量试验异常通常会伴有肥胖、高血脂、血胰岛素高于正常等。 早期发现糖耐量试验异常可采用控制饮食,减肥,运动等保健措施。以免日后发展为糖尿病。 4.高血压与代谢综合症相伴而来 代谢综合症是一组以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和血脂异常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其病理生理背景是胰岛素抵抗。高血压与代谢综合症关系密切,高血压不仅是代谢综合症 主要表现之一,而且约1/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IR。现在认为IR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机制。IR甚至可以出现在患者血压升高 之前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的子女中,大多数继发性高血压不存在IR。 |
Copyright © 2005-2019 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京C201600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32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41574号 京ICP备10054530号-1移动版